数学基础薄弱(如大学数学挂科 / 低分)、想突破 100+(满分 150)、对题型规律把握不清的考研学生,包括考数学一 / 二 / 三的考生。
分三阶段系统提分,适配不同基础:
基础阶段(3-6 月):精读同济版教材(高数 / 线代 / 概率),掌握基本概念(如极限定义、导数几何意义)、公式(导数公式、积分表),配套《教材课后题精讲》;
强化阶段(7-10 月):按题型分类刷近 10 年真题(如 “求极限”“微分方程求解”),总结解题模板(如 “极限 7 种求法”),配套《真题题型分类汇编》;
冲刺阶段(11-12 月):回顾核心公式 / 定理,重做近 5 年真题(限时训练),做 2 套模拟卷(找实战感觉),配套《易错点总结手册》。
学习目标:基础题(70%)正确率 90%+,中档题(20%)正确率 70%+,难题(10%)争取步骤分,总分突破 100+(基础好者冲击 120+)。
分层教学:基础阶段按 “教材→例题→习题” 递进,强化阶段按 “题型→技巧→拓展” 深入,适配不同水平;
避坑指南:总结 30 + 常见易错点(如 “积分常数 C 遗漏”“定义域忽略”),配套 “错题归因训练”;
时间管理:针对数学耗时特点,传授 “选择题技巧”(如代入法、排除法),缩短解题时间。
公式手卡:将 100 + 核心公式制成便携卡片(含适用场景),方便随时记忆;
1 对 1 错题分析:每月 1 次,针对高频错误点(如 “线代秩的计算”)定制补训计划;
直播刷题课:老师带刷真题,实时演示 “从读题到解题” 的完整思路(避免 “看懂答案却不会做”)。
教材精讲:每章配 2 小时直播,重点讲 “概念理解”(如用几何意义解释导数);
进度跟踪:班主任每周检查习题完成情况,未达标者安排 “补练任务”;
模考复盘:每次模考后分析 “耗时分布”(如选择 / 填空 / 大题各用多久),优化时间分配。
3-6 月:每周 2 次教材精讲(2 小时 / 次)+ 1 次习题课(1 小时);
7-10 月:每周 3 次题型课(1.5 小时 / 次)+ 1 次真题带刷(2 小时);
11-12 月:每周 1 次公式回顾课(1 小时)+ 1 次模考(3 小时,按考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