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结果的本质法则:学习时间、学习任务、自身能力和外部动力,四个变量决定了你考研的结果。由于每个人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总量是确定不变的,每个人的自身能力也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影响考研竞争胜负的关键本质在于投入的学习时间和所运用的外部动力。现在离2026考研只有不到310 天,由于睡觉、吃饭、必要生活、选修课、必修课、 做作业、改作业等七个每天必须消耗时间的项目,一个考生平均每天最多只有 4.2 个小时能投入考研学习,总计能够投入考研学习的时间最多只有1500个小时。而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政治有1200多个知识点,英语有2800多个学习分项,数学有1400多种题型,中等热度的单门专业课也有1100个以上的知识点,总计高达6600多个学习分项。如果把这些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360天,每天就必须要完成15个以上的学习分项,那么你启动学习的时间每往后推迟一个星期,你就会被40万以上的竞争对手超越100个以上的学习分项。如果被竞争对手超越700个学习分项以上,剩下时间又不足300天,你就很难赶上了。所以要想考研成功,就必须要尽快开始准备,以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十年前,考研成功只需战胜110万人(2012考研,报考人数:165.6万,录取人数:51.7万),现在至少需要战胜357万人(2022考研,报考人数:457万,录取人数:100万左右)。因为考研竞争激烈程度的大幅度增加,所以考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和借助的外部动力越来越多。如果你十年前考研,你的竞争对手中只有不到30%参加考4研辅导班,但到现在,你的80%以上的竞争对手都会参加考研辅导。就像考上清华大学的万学海文学员戴振宇说的一样,“每个人的考研战斗力等于内力加外力,我报考的清华硕士点,只靠内力是很难考上的,因为我的对手中有200多个是考了两年以上的名校学生,因此必须找到并添加能帮我战胜他们的强大外力。所以,我认真比较之后,就报了海文的辅导课程,从而我单薄一人的战斗,就变成了我和创造课程的高手团队一起去挑战所有竞争对手,结果我就考上了清华。”今年考上北大的万学海文学员刘恺也说,“如果没有海文老师对考点的精准把握,我在最努力的情况下可能也要三年才能考上北大。我觉得考研这种最难的考试,无论自己有多强,都要选择最好的辅导机构,因为太多的对手都是全副武装到牙齿和指甲。”
同学,我先给你讲几个关系你人生发展的重要数据。2012年到世界500 强企业、中国 100多家中央企业、3000多家知名企业和各类银行应聘的应届毕业生有400多万,其中30多万是研究生,360多万是本专科生,但最终被录取的20多万应届毕业生中,研究生占了12万多,本专科生占了7 万多。这个数据直接说明一个问题,研究生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是本专科生的20.5倍以上,而且在公务员和中央企事业单位的全国招考中,明确说明只要研究生学历的岗位,比10年前增加10倍.所以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考研是绝不能放弃的路径,是大二、大三必须要做的首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