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 知识问题分析困难的高二学生;跨学科项目(如 CAS)执行不力的考生;学科知识难以联动应用的国际生;目标 40 分以上需强化综合能力的学员。
思维构建阶段(5 周):解析 IB 跨学科核心概念(如系统、变化等),训练 TOK 知识框架搭建,完成 8 个跨学科案例分析,建立思维关联基线
应用强化阶段(9 周):分科训练知识迁移(如生物与化学的分子结构关联),TOK 论证逻辑深化(不同认知方式对比),CAS 项目设计与反思训练,每周 4 次综合练习,形成跨学科应用模型
综合冲刺阶段(6 周):完成 10 套混合学科模考,TOK 展示全流程演练,CAS 报告优化,高频跨学科错题复盘,考试策略调整,考前状态校准
跨学科概念整合训练;TOK 论证分层深化;CAS 项目全周期指导;学科联动解题技巧。
依据 IB 课程跨学科要求,系统讲解科学类(物理、化学、生物)的共性概念,如能量守恒在三科中的不同体现,训练知识迁移能力;人文类(历史、地理、经济)的案例联动分析,如工业革命对地理变迁与经济模式的影响;语言与文学的跨文化文本对比,强化文化背景与文本解读的关联;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工具性应用,如统计方法在经济与生物数据中的使用;指导 TOK 的知识问题拆解,训练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不同视角分析同一问题,提升论证广度;解析 CAS 项目的目标设定、过程记录与反思写作,确保符合评估标准;模拟复杂跨学科场景,训练快速调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整合班(10-12 人);TOK/CAS 专项班(8-10 人);一对一个性化提升班
教师团队具备多学科教学能力,平均跨科授课经验 6 年以上;采用 “概念关联 - 案例联动 - 综合应用” 三阶教学;提供《IB 跨学科概念手册》;建立个人跨学科能力成长跟踪表。
原创《IB 跨学科思维关联图谱》;包含 25 个 TOK 高分案例解析;开设 “学科联动解题技巧” 专项课;课程结束后赠送 1 次跨学科项目设计指导。
问:IB 跨学科学习对大学申请帮助大吗
答:帮助显著,顶尖大学尤其看重跨学科能力。IB 的跨学科思维训练能体现学生的知识整合与创新应用能力,在文书与面试中更具竞争力。数据显示,具备跨学科优势的 IB 学员,名校录取率比单一学科强的学员高 25%,课程能针对性强化这一优势。
问:TOK 如何快速提升论证深度
答:关键在 “认知方式对比 + 案例分层”。先明确自然科学(实证)与人文科学(诠释)的不同认知逻辑,再用具体案例(如同一历史事件的科学解释与人文解读)分层论证。课程通过 9 周强化训练,多数学生可将 TOK 得分从 4 分提升至 6 分,核心是掌握 “视角切换 - 证据匹配 - 局限性分析” 的论证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