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IB 课程在读生;内部评估(IA)得分低于 5 分的考生;HL 科目(如化学 HL、历史 HL)成绩薄弱的国际生;目标 40 分以上需攻克学科难点的学员。
难点诊断阶段(5 周):梳理各学科 HL/SL 核心难点(数学 HL 矩阵、化学 HL 有机反应等),评估 IA 完成质量与失分点,完成 6 套分科难点测试,建立个人问题清单
能力强化阶段(9 周):HL 科目高阶知识点攻坚,IA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训练,每周 5 次专项突破练习,形成 “难点 - 解法 - 应用” 思维链,完成 3 份 IA 修改稿
综合冲刺阶段(7 周):全科模考(每周 2 次),IA 终稿优化,HL/SL 时间分配策略,高频错题类型复盘,应试心态调整,模拟真实考试流程
HL 难点分层攻克;IA 全流程精修;学科思维进阶训练;评估标准精准对标。
依据 IB 学科大纲与 IA 评分标准,系统讲解数学 HL 的微积分应用、线性代数,强化复杂问题建模能力;化学 HL 的动力学计算、光谱分析,训练实验误差分析与结论推导;历史 HL 的史料对比与论点构建,注重批判性思维表达;语言 B 的议论文逻辑与文本回应技巧,提升观点阐述清晰度;指导 IA 选题优化、实验变量控制、数据可视化呈现,规避研究设计缺陷;解析 IA 评分细则(如探究性、分析深度、结论有效性),针对性提升得分点;模拟高压考试环境,训练 HL 难题的时间分配与得分策略,减少非知识性失误。
HL 难点攻坚班(8-10 人);IA 精品指导班(6-8 人);全科冲刺小班(10-12 人)
教师团队精通 IA 评分标准,HL 科目教学经验超 5 年;采用 “难点拆解 - 方法演示 - 实战验证” 教学法;提供《IB HL 核心难点速解手册》;建立 IA 修改与学科提分双跟踪表。
原创《IB 内部评估(IA)得分指南》;包含 20 套 HL 科目难题解析;开设 “IA 实验设计优化” 专项课;课程结束后赠送 1 次 IA 评分预评估服务。
问:IB 内部评估(IA)对总分影响大吗
答:影响显著,IA 占单科总分的 20%-30%(不同学科略有差异)。以 40 分为目标的学员,IA 平均需达到 6 分以上,若某科 IA 仅得 4 分,会直接拉低总分 2-3 分。课程通过针对性指导,多数学生 IA 可提升 1-2 分,相当于多获得 30-50 小时的学科学习收益。
问:IB 选 HL 还是 SL 更易拿高分
答:需结合学科基础与兴趣,HL 难度高但高分(6-7 分)在申请中更有竞争力,SL 需确保 7 分以拉平总分。理科强的学生选数学、物理 HL 更易出彩,文科优势生可侧重语言 A、历史 HL。课程会根据学生特点评估,避免盲目选择导致总分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