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入读澳大利亚高校,担心学术适应困难的学生;想掌握当地学习方法,提升成绩的申请者;对澳大利亚课堂模式和考核方式不熟悉的准留学生。
共 5 周,每周 2 次课,每次 2.5 小时。前 2 周解析澳大利亚学术体系与课堂模式,3-4 周传授学习技巧与考核应对,最后 1 周进行学术场景模拟与问题答疑。
聚焦学术适应核心,结合澳大利亚高校教学特点,通过实战训练提升学习能力,助力快速融入学术环境。
解析学术体系:学分制度与选课规则,不同课程类型(讲座、研讨会、实践课)的特点,学术诚信准则(引用规范、避免作弊);讲解课堂模式:课堂互动的参与方式,小组合作的沟通技巧,与教授沟通的正确途径;传授学习技巧:高效笔记法(针对讲座和研讨会),阅读文献的筛选与分析方法,时间管理与任务规划技巧;指导考核应对:作业写作的结构与要求,考试复习的重点策略,口头报告的准备与表达技巧;分享资源利用:图书馆与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学习支持服务(辅导中心、学习小组)的利用途径。
学术基础班,每班 18-22 人;技巧提升班,每班 12-15 人;1 对 1 学术辅导班,针对性解决学习难题。
授课教师为澳大利亚高校前讲师,熟悉当地学术要求与教学方法;提供澳大利亚高校真实课程资料与考核样题。
开展 3 次课堂互动模拟训练,还原真实学术场景;赠送澳大利亚学术写作手册与学习资源导航。
答:澳大利亚大学课堂更注重互动,研讨会(Seminar)中学生需主动发言讨论;小组作业占比高,强调团队协作能力;教授办公时间(Office Hour)对学生开放,可随时请教问题;课堂氛围相对轻松,但对学术规范要求严格。
答:提前了解论文格式要求(如 APA、Harvard 引用格式),多参考学校写作中心的指导材料;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学习学术表达逻辑;完成初稿后请同学或辅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注重论点与论据的结合,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严格遵守引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