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全国
学校 入驻 分享 拨打电话

学校新闻

26年考研:二战考生激增,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浏览人次:23次 发布时间:2025-07-23
点击查看大图

26年考研季:当"二战考生"成为主流,我们在焦虑什么?

最近翻考研论坛,一条帖子突然戳中我:"去年出考场时觉得自己凉了,今年再战,发现周围一半都是熟面孔。"评论区里,"二战""三战"的标签像滚雪球般越堆越高。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占比已达48.7%,而26年考研的预报名数据里,这个数字还在攀升——曾经被视作"少数派"的二战考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考研大军的主力。

不是"考不上",是"不敢停":就业市场的倒逼链

去年秋招时,我在某985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忙整理数据。一个扎心的对照浮出水面:2020届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6200元,2024届本科毕业生起薪5800元,而同届硕士毕业生起薪却稳定在8500元以上。更现实的是,银行柜员岗从"本科优先"变成"硕士优先",互联网大厂的管培生JD里,"硕士学历"成了基础门槛,就连社区街道办的岗位,都开始出现"硕士优先"的备注。

这种学历贬值的加速度,让很多应届生不得不重新计算"时间账"。我的学生小周就是典型:他本科是普通一本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去年校招拿到两家公司的offer,一家是传统制造业的测试岗(月薪6k),另一家是大厂的边缘业务(月薪8k但有35岁危机预警)。权衡再三,他选择二战计算机专硕——"多花一年时间,至少能把学历门槛提到硕士,未来跳槽时主动权能多几分。"

一战不是"失败",是"信息差"的代价

在考研辅导机构的教研会上,我们常说一句话:"一战的难点不在知识,在信息。"去年带过的二战学员里,超过60%的人提到"第一次备考时踩过的坑":有人迷信"三个月冲刺985"的经验贴,结果专业课只复习了皮毛;有人跟着机构的"公共课押题班"走,却在真题训练上偷了懒;还有人由于信息闭塞,直到报名才发现目标院校缩招30%。

这些教训在一战时往往是"血的代价",但到了二战就成了"经验值"。我的学生小林去年报考某211的新闻传播专业,一战时只知道埋头背《传播学教程》,完全没关注到学院新开设了"数字传播"方向,造成复试时被问到"短视频平台算法对舆论引导的影响"时哑口无言。二战前,她专门找了在该院读研的学姐做模拟面试,把近三年的导师论文翻了个遍,最终以初试第一的成绩上岸。"其实知识要点还是那些,但第二次我知道该往哪里发力了。"

社会时钟变了:从"毕业即就业"到"按需调整节奏"

十年前,"毕业就工作"是默认选项,父母辈总觉得"读那么多书干吗,早点赚钱才是正经"。但现在,年轻人的"成长节奏"正在重构。00后从小接触互联网,对"职业发展路径"有更清晰的认知——他们知道,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岗需要持续学习,金融行业的核心岗位需要高学历背书,就连新媒体运营,懂用户增长模型和数据分析的硕士也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

这种认知变化,让"二战"从"无奈之举"变成了"主动选择"。我采访过一位二战法硕的考生,她本科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在律所做行政,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法律。"一战时我犹豫过,怕父母担心,怕浪费时间。但去年帮律师整理案卷时,我看着那些合同里的法律漏洞,突然明白:如果我现在不拼一把,说不定永远只能做边缘工作。"她的父母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主动帮她整理考研资料——这代人正在用行动证明:人生不是单线程的"毕业→工作",而是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的"成长曲线"。

给二战考生的三个"清醒指南"

如果你正在考虑二战,先别急着买资料,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你确实是"想考研",还是"逃避就业"? 二战不是"避风港",它需要更坚定的目标感。如果只是由于"不想进入职场"而考研,大概率会重蹈一战的覆辙。

第二,你能承受"时间成本"吗? 多读一年书,意味着晚一年积累工作经验。如果目标专业是"越老越吃香"(比如医学、法学),多读书是投资;如果是"经验比学历更重要"的行业(比如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权衡学历提高和经验积累的性价比。

第三,你做好"信息战"准备了吗? 二战的优点不是"再来一次",而是"带着经验再来一次"。提前联系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研究近五年的真题和报录比,关注导师的最新研究方向——这些细节能让你少走90%的弯路。

总的来说:考研不是终点,是另一种开始

站在26年考研的节点回望,二战考生的激增,本质上是时代浪潮下的个体选择——当学历贬值的速度超过经验积累的速度,当"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取代了"铁饭碗"的幻想,年轻人正在用更理性的方法规划人生。

但考研从来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有人利用二战圆了名校梦,有人在工作几年后选择在职考研,有人在二战失利后转向留学或创业——重要的从来不是"是否二战",而是"你是否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领先或落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永远知道自己要跑向哪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