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
频繁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需提升跨文化学术沟通礼仪的学习者;计划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希望掌握投稿全流程英文表达的人群;开展跨国教学合作项目,需强化教学方案沟通能力的教师。
跨文化交流模块(6 周):每周 3 课时,聚焦新概念第一册国际学术沟通基础表达。
论文发表流程模块(8 周):每周 4 课时,深研新概念第二册语法在投稿信函与审稿回复中的应用。
跨国教学协作模块(7 周):每周 5 课时,强化新概念第三册听说在联合课程设计中的实战。
学术影响力模块(5 周):每周 4 课时,整合新概念第四册内容应对学术成果国际传播场景。
以新概念教材为基础框架,融入国际学术礼仪、期刊投稿规范与跨国教学合作场景;采用 “文化差异解析 + 投稿全流程模拟” 模式,强化实战适配性;依据国际期刊反馈数据,动态优化表达策略教学。
跨文化交流模块学习不同学术文化中的表达礼仪,积累国际会议高频词汇,掌握学术寒暄、观点分歧委婉表达等基础沟通技巧。
论文发表流程模块系统解析语法在投稿信、修改说明、审稿意见回应中的应用逻辑,开展期刊投稿函撰写与拒稿申诉信优化训练。
跨国教学协作模块引入国际联合备课会议与教学方案研讨听力素材,训练课程标准对齐、教学资源共享的口语表达,提升合作教案英文撰写的精准度。
学术影响力模块剖析学术成果新闻稿与国际访谈中的长难句表达,拓展成果转化与学术社交词汇,通过模拟国际学术媒体采访提升传播效能。
国际交流班 8-10 人,适合需高频演练跨文化沟通场景的学员。
论文发表组 10-12 人,聚焦期刊投稿全流程表达训练,配备期刊编辑顾问参与指导。
跨国教学协作班 12-15 人,适合教师群体模拟教学合作沟通,含真实案例复盘。
授课教师具备海外学术机构工作经历与国际期刊编委背景,擅长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跨文化学术竞争力;采用 “场景模拟 - 反馈 - 修正 - 再实践” 闭环模式,融入真实国际学术事件案例。
帮助学员构建 “跨文化沟通 - 论文发表 - 教学合作” 的国际学术能力网络,提升在多元学术场景中的表达得体性与效率;提供 “国际学术沟通工具箱”,包含跨文化礼仪手册与期刊投稿模板库。
问:新概念英语培训对提升国际学术会议的跨文化沟通礼仪有帮助吗
答:有显著帮助。跨文化交流模块专门解析不同学术文化中的沟通禁忌与礼仪规范,结合新概念第一册基础表达设计场景演练,能有效避免文化误解,提升沟通的得体性。
问:新概念英语培训能系统学习国际期刊投稿的英文表达吗
答:可以。论文发表流程模块覆盖从投稿信撰写到审稿意见回应的全流程,结合新概念第二册语法讲解精准表达技巧,同步提供不同学科期刊的表达范例,助力投稿效率提升。
学校名称:北京爱学教育
固定电话:400-909-8252
授课地址:北京 预约参观